最近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疯传这么一段话:
这段文字,其实是老梗了,几年前我就在朋友圈看到过,不见得就是医生写的,也可能假借医生的名义在传播。有对的地方,但也有危言耸听的地方。文字中提到,成人尽量不要跟小孩有过分亲密的接触,比如口对口亲吻、共用餐具、把食物嚼碎了给孩子吃等,这些还是比较有道理的,但这些只是讲卫生的表现。不过如果想把这种疱疹性咽峡炎理解成都通过唾液传播的,而且每一个都会高烧40℃,满嘴疱疹,这些,倒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手足口病的近亲,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导致很多人认为这两种是同一个病。每年4-6月,9-12月是其高发期,1~7岁儿童均属于易感人群。
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如果宝宝发烧,不愿意吃东西,大宝宝会说出咽食物的时候会疼,小宝宝不会表达,可能会出现流口水,不愿意喝奶,烦躁哭闹。检查后会发现咽部位充血,能看到疱疹,一般中间有白点,周围有红晕。2-3天后疱疹破了形成黄色溃疡。这种,大概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了。
治疗方法
西药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只能通过药物减轻孩子的痛苦。选用中药治疗可根据其发热、溃疡等症状推断其为典型的温病,通过服用清宫四黄清心丸等清热解毒类药物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
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
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
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
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温馨提示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预防方法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相应的疫苗,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居室多通风,在疾病高发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孩子被褥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咽峡部,手足口病大多数是口腔里先出现疱疹,后发展到手、脚、臀部等位置,并伴有发烧。
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较少出现重症、约一周就能痊愈,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经典案例及分析
诊所名:襄阳市襄州区卜建全诊所
医生姓名:小卜老师
患者:男年龄:3岁住址:团山镇
患者基本情况:疱疹性咽峡炎,发热
治疗过程:医院输液效果不佳,在本门诊开四黄清心汤剂2袋,一日两次,一次半袋,两天后病情好转,又开4袋四黄汤剂及口腔喷剂巩固治疗!
编者按:“咽峡炎”是秋冬常见病,也是中医常见“温病”,根据案例所述,不难辨别其属于外感风热。“温病”的核心思想不是压制风热,而是“泻导”,给邪热以出路,以温病名方四黄清心丸,使邪热从二便分消,奏三焦合清之效,那么热退病自愈。还可以搭四黄清心丸配贴敷之法,常取天突、大椎、神阙、涌泉等穴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