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喂养冬季传染病预防攻略及冬天幼儿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http://m.39.net/pf/bdfyy/bdfzd/
zhiaiYouErYuan

冬季健康提示

预防疾病从我做起

秋冬交替,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

流行性疾病也进入高发期

对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

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

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吧!

01

新型冠状病毒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新型冠状病毒,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nCoV。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当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02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随着气温下降,进入11月份以后,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同时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应继续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1~2个月接种才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4.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围暴发,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检、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03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而传播,除此传播途径还包括经食物和经水传播,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等相对密闭的场所引起暴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应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

3.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4.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者,医院就诊治疗。

04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健康提示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0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等,其中EV71型较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目前正处于手足口病发病的小高峰,要时刻做好“迎战准备”。

健康提示

1.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指导儿童掌握“七步洗手法”。

3.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家庭常备“84”消毒液,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06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健康提示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那幼儿园和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在幼儿园我们这样做:

1.做好晨检工作严格按照“看、问、查”的制度。

2.开展幼儿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并执行。

3.制定每周带量食谱,幼儿膳食实行花样化、多样化,稀稠搭配。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4.认真贯彻落实卫生检查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杜绝一切卫生死角。

5.加强对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加大力度切断一切传染源,杜绝传染病的传入与流行。做好班级消毒工作,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

6.做好秋冬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做好冬季的消杀、灭虫工作,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秋季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

在家时请您这样做: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每天临睡前和起床后让孩子喝一杯温热的开水。多喝水有利于氧气的供给,呼吸顺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坚持送幼儿入园,加强冬季锻炼,当接触寒冷空气时,孩子皮肤内的毛细血管会收缩而使血液的流量减少;当接触温暖空气时,毛细血管则会扩张,而使血液流量增多,以此调节体温。经过频繁的刺激,皮肤能自然地适应气温变化,鼻腔黏膜及其他器官,有同样的适应调节过程。因此,各器官功能会变得强壮,从而增加孩子抵抗寒冷、疾病的能力。

4.周末在家,注意饮食,要多吃青椒、番茄等深色菜以及鲜枣、猕猴桃、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提倡晨起服热粥,注意清淡饮食。

科学促健康

冬天,幼儿饮食注意事项

冬天已经悄悄的过半,但是很多人的身体却还没有完全适应,其实,冬季身体健康应该从养生开始,尤其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如成年人的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不完全,更需要注意冬季养生。那么,儿童冬季怎样养生呢?

1

正常进食

儿童脾胃稚嫩,冬季应该做到饮食有节,保证一日三餐正常进食,少吃油腻、不好消化的油煎食品,而要以粮食、蔬菜为主,适量添加肉食。

2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冬季,儿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只有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才能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冬季时令蔬菜如大白菜、萝卜、豆芽、菠菜、生菜等,维生素含量都比较丰富。家长可以合理搭配,经常变换花色品种,让孩子各方面的营养素都充足。

3

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调节食物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大便通畅,这对体内毒素的排出十分有利。冬季,儿童应多吃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玉米、甜薯、高梁等粗粮,黄豆、红小豆等豆类食品以及菠菜、芹菜等蔬菜。

4

不忽视菌藻类食物

香菇、猴头、银耳等菌类食物及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磷、碘等,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

5

补充润燥食品

冬季气候干燥,可以让儿童多吃些润燥食品。萝卜能润喉清嗓、降气开胃、除燥生津;冬瓜味甘性凉,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等功效。另外,蘑菇、苦瓜、白木耳等,也有润燥的作用。

6

及时补水

冬季虽然排汗减少,但气候干燥,加上室内暖气,儿童更容易发生口干、鼻干和咽干等缺水症状。家长要教孩子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给儿童充足的水分以保证身体的需要。

亲爱的家长朋友、全体教职工

让我们一起做好各项保健措施

保护幼儿身体健康

让孩子们在冬天健康、快乐成长吧~

···THEEND···

:来源于网络,侵删!

:王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yf/214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