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8、10、22亚型,也可有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通过接触传染、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多发于年龄小的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夏秋季节。夏季天气炎热,细菌滋生快,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开始使用风扇或空调,孩子的身体和皮肤不适应,体质较差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幼儿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等呼吸道传染病,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下面一起来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症状以及如何预防。

一、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疾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也就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且逐渐恢复痊愈,病程为7-10天,大部分孩子在症状出现5天后,病情好转。但是由于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有些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这医院。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全身不适,于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发病两天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接下来两三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差别较大,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重的起病急,表现为骤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约2-5天后体温下降,体温过高时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部分还带有呕吐和腹泻。

三、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1、要注意小孩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小孩玩具、衣服要及时清洗;

  2、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鼻,避免交叉病毒感染;

  3、居家环境要注意通风;

  4、小孩加强身体锻炼,饮食营养要全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5、在疾病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另外,小孩患病时要对症治疗,家长不要自作主张给小孩吃药,如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都不要胡乱吃。特别不建议通过预防性的吃一些药,来防止某种病毒传染疾病。

15字防病口诀: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手足口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病程一般为7-10天,是可防可治的。

1、手足口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托管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儿童接触;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里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枕头、地毯等生活用品,经常彻底清洗、消毒孩子的玩具;

4、提倡给孩子充足阳光,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孩子免疫力;

5、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并将病情告知学校或幼儿园。孩子患病后应暂停上学,居家或者住院治疗;

6、手足口病隔离期为“自发病之日起2周(14天)或至皮疹结痂后1周”,患病学生需隔离期满并提供病历、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小朋友们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加强晨检、午检,及时有效的预防各种病毒的传播。

生活老师每天使用消毒粉,对桌椅、课室、卫生间消毒。

清洗、暴晒玩具消毒。

艾条、熏醋、紫外线灯消毒。

为了您的孩子和全校(园)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携手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谢谢您的合作!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wh/9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