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等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
(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
壮壮家住渝中区大坪,几天前,天气变冷,感冒了,发烧到38度,几天后,壮壮妈发现,壮壮嘴里长了一些水疱,以为是手足口病,医院检查。医院口腔科专家医生告诉壮壮妈,壮壮患的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疱疹性口腔炎,通常是感冒后发病,常见于6个月~6岁的小孩。
“特别是这个季节,很多病毒性感冒的小孩就容易患上疱疹性口腔炎。”医生介绍,季节交替明显,昼夜温差大,正是口腔疱疹高发期。
医生建议,预防疱疹性口腔炎要让孩子勤锻炼,注意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勤给孩子的玩具消毒;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疱疹性口腔炎”VS“手足口病”
医生说,一般人容易把疱疹性口腔炎与手足口病混淆,因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内也会出现针尖样小水疱并且溃疡,且两种病都有发热症状,但二者区别很大。
病因
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通过唾液传染。
手足口病: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年龄
疱疹性口腔炎:6个月~6岁小孩较常见,年龄越小,全身反应越剧烈。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
症状
疱疹性口腔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合并发生,冬季发病较多,发病时有38℃~40℃的发热。
手足口病:起病前一两天发热,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时长
疱疹性口腔炎:在发热1~2天后,口腔内多部位黏膜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透明小疱疹和溃疡,只在口腔内出疹,其他部位没有,7到10天左右可消退。
手足口病:口腔黏膜疹出现后,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一周后疹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