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护小课堂
——疱疹性咽峡炎
天气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传染高发期。孩子抵抗力差,容易中招。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极易相互传染。家长们需注意啦!!!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与呼吸道感染相类似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疱疹性咽峡炎的局部典型症状为口腔咽颊部出现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会传染吗
会!!!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也较常见,亦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及食物也可造成感染。
当出现发热、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或是最近曾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有过接触,都应当立即就医。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如何护理
当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后,除立即就医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清洁以及温湿度适宜,勤晒衣被。
发热患儿应注意,衣被不宜过厚,以保证散热。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看护儿童的人员平时也应多注意卫生。在接触儿童前、帮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病毒侵袭的机会。
饮食尽量清淡,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硬等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适当多饮水。
注意口腔护理,饭后可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低儿童可以用生理盐水帮助其擦拭口腔。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家庭篇
01
多多了解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了解其简便的识别方法及传播方式,以便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可及时就医,并做好相关隔离防护措施。
02
对孩子适当普及防病知识,教育孩子适量饮水,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咬玩具等。
03
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患病者。
04
气温变化较大时,注意增减衣物。
幼儿园篇
全方位无死角消杀
每周末请专业消杀公司对园内各个场所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减少蚊虫滋生。
教室各角落清理打扫
各班老师严格按照要求对桌椅、床铺、地面、墙面、厕所、区域物品等,进行清扫、整理、曝晒、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留任何一个盲区。
落实晨检、午检制度
严把晨检、午检的流程,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发现患病幼儿时,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通知家长送医就诊,确保每个幼儿平安健康。
返园须知
患病幼儿痊愈返园时,医院或社康出具的《龙岗区传染性疾病诊断/痊愈证明》,经幼儿园保健医生核实无误后,方可入园。
文字:李映红
图片:部分源自网络
编辑:杨小蓉
审核:廖思霞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