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今天早上告诉妈妈他的头和嗓子很痛,身上也没有力气。妈妈给他量了体温发现有点高,咽部红肿隐约可见一些小疱疹。这是怎么了?妈妈医院,医生告诉她,这是疱疹性咽峡炎且有传染性,暂时先不能去幼儿园。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二、临床症状是什么?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有时伴头痛、腹痛、乏力、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因咽痛可表现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三、病程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
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前驱期
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泡期
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四、如何治疗?
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治法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同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
五、中成药如何选择?
市面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很多,选取常用的黄栀花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做对比实验,发现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更好,并且是小儿专用,有标准的用法用量,更安全。黄栀花口服液组方源于中医基础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治则“肺肠同治”,同时增强免疫力。小儿用药要谨慎,选择对症的儿童专用药更安心。
六、如何预防?
●疾病高发期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
●孩子的用品和玩具要注意定期清洗和消毒;
●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让孩子经常漱口刷牙;
●提升孩子免疫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营养饮食。
●孩子生活的环境应经常清洁,保持通风。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预后良好。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吉林正华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