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上升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已经进入高发期
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
重点要做好预防、预防、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一般有3-7天的潜伏期,99%的孩子是轻症表现,只有1%左右的患儿会出现重症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表现为轻症,但高热和咽痛表现更为突出,其发热、咽痛、呕吐、惊厥发生的比例均高于手足口病患者儿。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基本一样,一般可以通过粪-口途径、日常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很容易造成传染。
日常生活中
家长应做好
1避免宝宝接触已确诊的患者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与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毒感染者为传染源,流行期首要的预防就是避免宝宝接触已确诊的患者、避免前往人群聚集且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如幼儿园或看护中心等。
2养成良好洗手习惯、做好个人卫生肠道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水、日常用具、衣物以及医疗用具等均可感染,因此要给宝宝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做好个人卫生。
3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由于手足口病少数会发展成重症,严重者会死亡,如果宝宝不小心感染手足口病,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医院就诊。
4每天清洁宝宝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做到每天清洁宝宝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
宝宝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宝宝的粪便要收集好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宝宝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5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患儿的居家隔离时限为宝宝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宝宝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幼儿园应做好
1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
教学期间也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如发现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有发热,咽峡部疱疹、手、足、臀或大关节部位出皮疹的状况的时候,应把孩子及时隔离。
立即通知孩医院检查治疗,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注意观察在一起上学的孩子们是否有疑似症状的发生。
2指导儿童养成洗手习惯,保持教室通风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3定期擦拭清洗消毒
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
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84消毒液,一般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餐具、毛巾等一般煮沸半个小时进行消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