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速来收好这份春节ldquo熊

上周末,一位远房大伯来家里看泰爷,聊天的时候大伯抱怨说,儿媳总是不给他抱一岁多的小孙女,嫌他衣服有烟味、指甲不卫生,神情里满是落寞。虽然海豚并不完全认可这位儿媳的做法,但是同为宝妈,特别能理解她的焦虑。

临近春节,宝妈们一年一度的焦虑症又开始发作了,比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和人潮汹涌的火车站,更让宝妈们如临大敌的是一波波凑过来亲娃、抱娃、喂娃、逗娃的“熊亲戚”。宝妈们不得不24小时开启保镖模式,随时堤防着各种可能威胁到宝宝安全和健康的举动,丝毫不敢松懈。

让宝妈们感到为难的是,面对“熊亲戚”的不当行为,直接粗暴拒绝显得太不近人情,不仅闹得大家不愉快,破坏了节日气氛,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家庭和谐。但是碍于面子,心存侥幸的话,宝宝生病了,难受的是宝宝,辛苦的是宝妈,更严重的,甚至直接危害宝宝的生命安全。

海豚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刚刚过去的元旦,海豚带着泰爷去亲戚家作客,亲戚看到泰爷很是喜欢,从冰箱里拿出来一组4瓶本地品牌的乳酸饮料塞进泰爷手里。海豚看了一下乳酸饮料的成分,连忙以泰爷没喝过这些怕喝了不适应为理由拒绝了。然而亲戚左一句“他们说这个对孩子好,我特意给孩子买的”,右一句“小孩子哪有那么矫情”……看着亲戚有点不悦的脸色,和面露难色的猪队友,海豚心想偶尔喝一次应该也不会怎样,就让泰爷喝了。小孩子都喜欢甜饮料,泰爷上午喝了2瓶,下午又干了2瓶。从亲戚家回来以后,泰爷就拉肚子了,一连拉了十天,调理了半个多月肠胃功能才恢复。

经历了这件事,也让海豚深刻地反思了一番,宝宝的健康和安全没有“侥幸”!

如何打好春节期间宝宝健康安全“保卫战”

对宝妈们着实是一场考验。

下面,海豚就和大家聊聊春节期间

应当如何正确应对“熊亲戚”↓↓↓

第一类:胡乱投食

花生瓜子、坚果果冻、话梅蜜饯都是春节期间的“标配”零食。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常常遇到很多“熊亲戚”把孩子当成小动物,各种零食通通拿来投喂,殊不知这些在大人眼中很美味的零食,分分钟成为宝宝的夺命杀手。

虽然给宝宝们投喂零食的“熊亲戚”有时是出于对宝宝的喜爱,但是小孩子对于美味的零食没有抵抗力,所以宝妈们一刻都不能松懈,必须严格监控、及时制止,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拒绝的同时,将危险性解释给对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尴尬。

春节期间这样的画面也很常见:“你是男子汉,尝一口酒吧?”说罢就拿筷子蘸着酒,硬往宝宝嘴里塞。

如果说给宝宝投喂不当的零食,是因为缺乏育儿安全的知识,那喂宝宝喝酒的这种行为,海豚就真的很难理解了。小孩子不能喝酒,是难道不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吗?

因喂食孩子喝酒而危害孩子健康甚至生命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那些不知轻重的大人,自己喝酒也就罢了,竟然连小宝宝都不放过,你们是真无知到如此地步吗?

海豚去年春节和家人在外面吃年夜饭的时候,就看到隔壁饭桌上一个二岁多的小孩子被熊亲戚逗着舔筷子上的白酒,小孩子辣得一边皱眉一边叫,而一桌子的人则哄堂大笑。

海豚觉得,对于喂宝宝喝酒的“熊亲戚”,无须顾虑对方的感受,直接开怼也无妨!我冒着生命危险生下的孩子,当做宝贝一样疼爱,岂能容你们无聊的逗乐而威胁到TA的生命安全?!

另外,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在日常也要做好安全意识的灌输,鼓励孩子在面对亲戚的怂恿时学会懂得保护自己:“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请不要逗我!”

海豚整理了不能给宝宝吃的食物清单:

1、酒:

7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肝脏还未发育成熟,肝对酒精的解毒能力相对较差,饮酒可能会损伤肝,出现昏迷等重症,3岁以下的宝宝伤害更大,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脑损伤或死亡。

2、坚果:

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尤其像夏威夷果、开心果这种圆形的坚果,宝宝吃在嘴里时,大人一逗TA,更容易滑进气管里。而且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

3、果冻:

3岁以下孩子不适合吃果冻。果冻还有人工色素等多种添加剂,宝宝长久食用会导致反应迟钝、智力下降。另外,小宝宝很容易直接将果冻吞食,卡住气管,发生意外。

4、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过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习俗。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一方面糯米不好消化,可能会加重宝宝胃部的负担,会造成宝宝胃部不适;另一方面由于糯米很黏,宝宝很容易吞咽不下去而引起窒息。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年糕或元宵。

5、话梅、蜜饯:

蜜饯类食品几乎是各种添加剂的大集合!宝宝的解毒功能很弱,如果再加上饮料和其他食品中的类似添加剂,难免添加剂的总量过高。而且话梅有核,宝宝吃了根本就不会吐出来,只要卡住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6、腌制食品:

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所以,像咸菜、腌肉、培根、鱼片、牛肉干、鱿鱼丝这类食品,尽量不要给宝宝吃。

7、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杆菌孢子,由于婴儿肠道菌群防御力有限,肉毒杆菌孢子可能会在肠道中发芽并释放毒素,导致肉毒杆菌中毒,造成便秘、食欲不振、虚弱、哭声改变和口、眼等不听使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下宝宝不适合吃蜂蜜。

第二类:过度亲密

很多人看到孩子肉嘟嘟的脸,难免会爱心泛滥,不管父母同不同意、宝宝高不高兴,冲上来就抱,抱抱还不够,还要捏一捏脸,甚至还用自己的嘴对着孩子的脸亲上几口。要是孩子表现出不情愿不自在的样子,还会吐槽孩子不亲近人。

每当这个时候,老母亲总是无比抓狂,忍不住当场翻脸,气氛十分尴尬。尽管如此,面对上来就亲的“熊亲戚”,宝妈们必须要直截了当地制止,不管会不会让对方不悦。

为什么不能随便亲吻孩子,想必宝妈们都知道亲吻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感染上疱疹病毒,只是很多宝妈常常抱着侥幸心里,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当场拒绝。然而疱疹病毒对宝宝健康的危害其实随处不在:

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平时就潜伏在唾液腺中,只不过因为成年人免疫力比较强,可以和这种病毒和平共处罢了。但对于免疫系统还不完善的小朋友来说,尤其是0-6个月的新生儿阶段来说,接触唇疱疹感染后,可能引发的症状会严重很多。

去年九月份,浙江一个18个月大的女宝宝手臂上长满了红疹水疱,高烧不止,伤口看起来就像毁容了一样,医生检查发现是接触传染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妈妈嘴角患有“口疮”,通过亲吻把病菌传递给了她。

去年夏天,一位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的妈妈在社交网络上向人们讲述了18天大的女儿,因为被家人亲吻后,染上单纯疱疹病毒,最后恶化成脑炎,不幸离世的悲伤故事。

看到这些案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替孩子拒绝“熊亲戚”的亲吻呢?当人情世故推脱不了时,父母能做的,也许就是尽一切可能,保护孩子免于病毒的威胁,为孩子拒绝熊亲戚们的过度亲密接触。同时,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我们还要教会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请不要这样,我不喜欢被亲脸!”

第三类:口无遮拦

宝宝的健康安全,不仅仅包括身体方面的,还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wh/200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