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本拿比的黄先生很多年前得过带状疱疹,最近去家庭医生那边做例行门诊时,家庭医生建议他,有空可以去打带状疱疹疫苗,这让他有点惊讶。
黄先生还记得当年他的腰间长满了红色的水痘,从肚皮绕到后腰再从另一边绕到肚子前边,像一条宽的红带子,又像是一条大蛇紧紧缠住他腰。
不过,他只觉得身上有时会痒,但并不是太严重,医生开了药每天服用,大概过个两个星期就痊愈了,身体应该有抗体了,黄先生搞不清楚为什么还要施打疫苗。
最近有关台湾的一个新闻是,台北市议员李新上周四(9月28日)跳楼自杀。
李新是国民党指标型人物之一,虽然近年他想让儿子接棒续闯政坛,但他在国民党内仍具有影响力,没想到最后选择自杀了结一生,他没有留下遗书,但初步调查认为,导致他自杀的原因可能是,近期因为免疫系统不好罹患带状疱疹,疼痛难忍而选择轻生。
初看之下,很多人会跟本拿比的黄先生一样觉得奇怪:带状疱疹真有那么严重吗?
痛不痛因人而异
本地皮肤专科医师周育文告诉加西周末,带状疱疹俗称飞蛇或皮蛇,其疼痛的严重性,的确是因人而异,会不会痛,或痛到什么情况,主要是看你的免疫系统而定。
本地家庭医生王心咏则说,带状疱疹的痛,也许就像女性分娩,有的女性痛得死去活来,有的女性甚至没有痛的感觉。
一般而言,年轻人因为免疫系统较健康,得到带状疱疹的话,有时顶多只是发痒,不会痛。但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免疫系统较弱的人而言,一罹患带状疱疹,其痛苦有时的确会比癌痛还厉害。
带状疱疹常伴随严重的神经痛,这种痛好似电流通过身体般,轻者一两小时发作一次,严重甚至可能半夜被痛醒,影响生活与情绪。
周育文说,带状疱疹无法根治:“治疗得早的话,可以让疼痛情况缓解,治疗得晚或甚至不治疗,其引起的神经痛,是非常痛苦的。”
对于李新的自杀,如果牵涉到带状疱疹,周育文就指出,他可以理解李新每次发病时所遭受的痛苦,但不确知其自杀是否与带状疱疹有关,他说:“在临床上,得到带状疱疹而搞到想自杀的例子,还是相当罕见。”
不过,周育文承认,在他接触的病例中,的确有人因为忍受不了带状疱疹带来的神经痛而导致忧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这时他会劝病人一定要找个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做彻底解决。
痛起来会崩溃
台湾书田诊所皮肤科主任医师郑惠文曾为文介绍这种病说,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春秋两季,涵盖各年龄层。
初次感染症状表现为水痘,之后该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末根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就诱发病毒再度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出现群聚呈带状的水泡,并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发痒等。
郑惠文说,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经由飞沫传染,病毒从人体口和咽喉进入,借助血液循环行进全身,最后至皮肤增生引发水痘。病愈后病毒以非活化性的状态,潜眠于脊髓神经炎、三叉神经节、膝状神经节等神经细胞内,等待人体免疫力低弱时再次苏醒。
郑惠文提到:“可能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起的因素,包括任何会使免疫力下降的内外因,像是过度疲劳、精神创伤、压力过大等内在心理因素,及外在后天的长期使用抗癌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化疗、或者本身罹患重大疾病、患有恶性肿瘤等。”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免疫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反应也很容易随之降低,造成高龄者、尤其是长期缺乏运动的长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以及病况相对较高也较严重。
一般而言,患上带状疱疹通常3至4周会渐渐恢复,民众只要一看到皮肤出问题,赶紧就医能很快痊愈。
就像周育文说,可以“理解”李新发病时的痛苦,皮肤科医师赵昭明则坦言,患上带状疱疹的话,可怕的不是疹子和水泡,而是病毒造成的神经性抽痛,且“年纪愈大、抽痛程度愈强烈”。
他说,有人形容那种痛比“罹癌”还痛,属于不定时的放电抽痛感,会影响患者身心状态,出现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的情形,不仅身体日渐消瘦,还会因此产生忧郁情绪。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民党的中兴大将李新,尽管在议会中不怕对抗民进党,甚至曾经还把质询炮口对向同党议员,天不怕地不怕,却会败在一个看似原本一个月内可痊愈的带状疱疹身上。
因此,要注意自己的皮肤状况外,周育文建议,像黄先生那样年过50岁的人,不论你年轻时是否曾得过带状疱疹,最好都去施打疫苗,以防万一。
预防带状疱疹,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1.规律生活,维持身体健康,以免抵抗力下降。
2.均衡饮食,可多吃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由食补来让身体强健。
3.养成运动习惯、多从事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增强体力及免疫力。
4.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致病的原因之一。好发族群者应尽量注意事先预防感染,像是在季节交替期间,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上呼吸道疾病;如果身旁已有水痘患者,最好加戴口罩、手套,减低被感染率。
5.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化学剂及毒药,因而伤害皮肤,降低抵抗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