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提高警惕很必

各位爸爸妈妈,大家下午好,我是阳阳妈妈。

最近,很多妈妈都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搞的忧心忡忡,有的妈妈问我:“阳妈,听说疱疹性咽峡炎重了,就是手足口病了!手足口病会死人的,真是担心坏了,都不敢带孩子出门,不敢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听到这样的询问,我非常欣慰,因为这位妈妈最起码从思想里知道手足口病可以很厉害,但是,过渡恐慌也不合适的。

阳妈今天来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这俩病到底是啥关系?

关系,很简单。他俩不是“谁病重”“谁病轻”的关系,而只是在几乎相同的“病因”的基础上,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罢了。也就是说,相同的病毒感染人体以后,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不同,把孩子分成了俩群,一群叫“疱疹性咽峡炎孩子”,一群叫“手足口病”孩子。

妈妈再次发问:为什么同一类病毒感染孩子,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呢?答案很复杂,机制还不清,但阳妈从一位多年从事微生物感染医生的角度,简单、片面的分析一下:不同的孩子,自身的素质不同。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病原体和孩子身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身体底子不一样的孩子,他们就很可能表现出不一样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部位

这两种病,到底哪一种更严重?

说真的,绝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很轻,但二者都可以见到重症病例,“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相对多见。其实,我们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在于保护孩子,降低重症患儿数量。

这两种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有一些特殊的病毒,被统一归为“肠道病毒”。在这一类病毒中最常见的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而且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肠道病毒被发现。

这些病毒的共同特点是:不仅仅局限于肠道,他们可以侵犯人体不同的器官,从而引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于是,虽然可能是同一种病毒感染宝贝,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在此阳妈稍微说的深一点,就是病毒的分型,因为后面会涉及到“型特异性免疫”这个词儿。什么是病毒分型呢?简单理解就是,虽然都叫“柯萨奇病毒”,可是根据某些特殊的分型方法,就更详细的把柯萨奇病毒分为“柯萨奇病毒1型”,“柯萨奇病毒2型“等。

柯萨奇病毒

在中国(其他国家就不一定了哦!),最常见的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病毒EV71型,但是除了这两种病毒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柯萨奇病毒和肠病毒们也会引起这两种疾病。

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孩子?

为了帮妈妈们详细的了解宝宝口腔疱疹的特点和发病位置,阳妈先奉上口腔的结构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普通病程

1-2周

1周

病原体

柯萨奇病毒常见,也可有其他肠道病毒(比如EV71、埃可病毒)

柯萨奇病毒A16型和EV71最多见

发病年龄

1-7岁

5岁以下

局部淋巴结

不肿大

不肿大

高发季节

夏秋

夏秋

发热

突然发热(很有特点)

多为低和中度,但可以有高热。

持续2-4天。

低热,但可以不发热。

口腔疱疹

部位

扁桃体、软腭、悬雍垂

不会出现在颊粘膜和牙龈上。

舌、颊粘膜、硬腭

偶然会波及软腭、牙龈、咽部和扁桃体。

特点

初起病时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1-2毫米的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

2-3日后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散发的小疱疹

疱疹破溃后会形成小溃疡。

疱疹1周内自愈

可能出现的特殊表现

手脚掌脱皮

指甲脱落

出血点\紫癜样皮疹

水泡性大疱疹伴有糜烂。

口腔感觉

咽痛(因咽部疱疹和溃疡),流口水。

口腔疼痛(因疱疹位置多样),流口水。

皮疹

皮肤皮疹常先于口腔疱疹发生。

先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3-7毫米

质地较硬

手、脚多见,包括手掌、手背背都可以有。

也可以出现在手臂、腿、臀部。

躯干和口周少见

皮疹不疼、不痒

皮疹退后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手)

手足口病(口)

手足口病(足)

例轻型手足口病患儿皮疹的分布情况

症状

病例数

百分百%

皮疹和疱疹的部位

91%

86.8%

臀部

52.6%

肛周

23.5%

胸、背、四肢

12.2%

口腔黏膜损伤类型

斑丘疹

73.6%

水疱

12.3%

溃疡和糜烂

6.7%

参考文献:ClinicalFeaturesforMild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China.PLoSOne.;10(8):e.

根据以上表格和图片,相信妈妈们一定能够在家初步判断宝宝可能发生的是那种疾病。

这两种疾病,该如何治疗?

虽然研究在继续,但目前为止,西医,真没有特异性的有效药物。针对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的特点(普通情况,不治疗也会自己康复),对于这些宝宝,治疗的重心应该在:发病期间,让宝宝舒服些,让宝宝多休息,顺利度过疾病自愈的过程。

发热、止痛

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最常见的退热药。这两种药除了退热作用外,这两种药也可以“止痛”。所以一举两得,也很安全。关于这两种药物钙如何使用,







































白癜风医院排名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bl/8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