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带状疱疹是由于年轻就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激活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疼痛性皮肤病。带状疱疹除皮肤损害外,常引起剧烈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患者常就诊于皮肤科、疼痛科。                            

一、病因

            

1、致病机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是水痘。残余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长期潜伏,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敌人”就被激活,并大量复制,沿着感觉神经纤维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而发生带状疱疹。2、哪些原因要引起带头疱疹发病?近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老龄人、疾病中及细胞免疫缺陷的人都是常见的发病原因。女性多好发于男性。

二、临床表现

                      

1、典型临床表现发疹前有轻度的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过敏,有的病人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可发疹。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占53%)、颈神经(20%)、三叉神经(5%)及腰骶部神经(11%)。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成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皮损沿某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病程一般为2~3周,老年人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红斑或色素沉着。神经痛可出现在发疹前、发疹时及发疹后。疼痛性质可为钝痛、抽搐痛或跳痛,常伴有烧灼感,多为阵发性,也可持续性。老年体弱者疼痛较为剧烈。2、特殊临床类型眼部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单侧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疼痛常较为剧烈,常伴同侧头部疼痛,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耳带状疱疹时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表现为外耳道疱疹及外耳道疼痛,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顿挫型带状疱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皮区疼痛而无皮疹;其他有侵犯中枢神经、内脏神经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三、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也可通过收集疱液,用PCR检测法、病毒培养予以确诊。无疹性带状疱疹病例的诊断较难,需做VZV活化反应实验室诊断性检测。由于实验室诊断操作难度较大,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对于伴发严重神经痛或发生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如眼、耳等部位,建议同时请相应专业科室会诊。对于分布广泛甚至播散性、出血性或坏疽性等严重皮损、病程较长且愈合较差、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进行抗HIV抗体或肿瘤等相关筛查,以明确可能合并的基础疾病。?      

四、鉴别诊断

                                

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困难,应告知患者有发生带状疱疹可能,密切观察,并排除相关部位的其他疾病。发生在胸部的带状疱疹疼痛容易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发生在腹部的带状疱疹疼痛容易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阑尾炎。患者皮损不典型时需与其他皮肤病鉴别,如单纯疱疹变异型虽与带状疱疹类似,但皮损会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疼痛不明显。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接触性皮炎、丹毒、虫咬皮炎、脓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

                              

五、药物治疗(西医)?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治疗的原则是抗病毒、抗炎、止痛、营养神经、提高机体免疫力并重。

1、抗病毒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的皮疹形成,减少病毒的播散。应在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使用,以迅速达到维持有效浓度。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5次/天,伐昔洛韦、泛昔洛韦。阿昔洛韦口服~mg/次,次服用7天,严重病例静脉滴注,每次5~10mg/kg,每8小时一次,共7天。伐昔洛韦口服~mg/次,3次/天,服用7天。用药期间一定要多饮水,防止药物在肾脏中沉淀。肾功能不全者,要相应下调使用剂量,肾功持续下降者,应立即停用阿昔洛韦,必为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2、抗炎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普遍观点认为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逐步递减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已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无效。推荐剂量泼尼松初始量30~40mg/d口服,逐渐减量,疗程1—2周。年龄大于50岁、出现大面积皮疹及重度疼痛、累及头面部的带状疱疹、疱疹性脑膜炎及内脏播散性带状疱疹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及骨疏松患者谨慎使用,禁用于免疫抑制或有禁忌证的患者。推荐使用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RamsayHunt综合征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或Bell麻痹。

3、止痛对于轻中度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4、营养神经神经营养类药物对缓解神经炎症与神经痛也有一定帮助,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口服或肌内注射。

5、提高机体免疫力告知患者及早就医及治疗,坚持正确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乐观向上,注意休息,营养均衡。

七、局部治疗

                      

1.物理治疗:局部热疗可能有促进皮损消退的作用。中医院风湿病疼痛科采用紫外线照射,有明显缓解疼痛的作用。

2.外用治疗药物:以干燥、消炎为主。疱液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3%硼酸溶液或1: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或2%莫匹罗星软膏等。中医院风湿科疼痛科用雄磺、大黄、黄柏、栀子、冰片为末用大蒜泥或熟菜油调敷皮疹处,有明显疗效。眼部可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碘苷(疱疹净)滴眼液。

              

八、特殊治疗??

                      

针对皮损严重、疼痛剧烈患者,我们经常采用针对不同部位的神经阻滞疗法,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bl/44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