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至7月,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今年也不例外。近日,记者走访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发现,因这两种疾病住院的孩子不在少数。该院儿内科主任梅国花相告,由于现在对手足口病的宣传,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了这种疾病。但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就有些陌生了。最近一个月,中招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明显增多,家长们应注意防范。
发热时长,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两种“亲如兄弟”的疾病,二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不同的是,手足口病因手心、脚心会发疱疹,易被家长们发现;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好发于孩子的咽部,易被忽略。梅国花告知,现在大家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意识很高,但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还有待提高。
目前在市妇保院儿科住院的飞飞只有1岁5个月,经过连续4天的降温和补液,他的体温终于恢复了正常。梅国花介绍,飞飞就是典型的疱疹性咽峡炎。飞飞妈妈说,前几日孩子就开始发烧,食欲不振,医院,结果就一天时间,飞飞的体温就蹿到了39.5℃,期间还抽搐了一次。这可吓坏了一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市妇保院。
梅国花检查飞飞的咽部,发现咽红,可见疱疹。好在血液检查结果还好,还没有并发细菌感染。针对飞飞40℃的高温,退热对症处理和补液是治疗的重点,4天后,飞飞终于降温了。
“疱疹性咽峡炎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热时间长,一般要持续3到5天。而且此病属于病毒感染,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它的特效药,所以家长们在治疗上不要着急。”梅国花提醒。
据统计,市妇保院儿科门诊平均一天余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招疱疹性咽峡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像去年的流感季节一样。”梅国花说,最近许多儿科医生都有这个感受。
sdfd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可防可控?记者从衢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了解到,5月我市报告手足口病上升幅度较大,较去年同比上升.41%,较年4月同比上升.61%。预计6月我市手足口病仍将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重点发病人群仍是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
有些家长听到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就开始紧张,其实这两种疾病可防可控,记住下面的十五字口诀: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勤通风,晾被褥。疾控工作人员建议: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梅国花医师提醒:家长在家中要注意监测孩子体温,预防抽搐。轻症患儿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只要精神状态好、没有重症的表现,可以先在家进行对症治疗,如多喝水、饮食清淡、充足睡眠。可以用一些以清热解毒为主的中成药,如蒲地蓝口服液、金莲花冲剂等。
但如果孩子体温达到39℃以上,就一定要进行对症退热处理。若出现呕吐、睡眠时惊跳、四肢抖动甚至抽搐、呼吸心跳加快、精神萎靡等,医院就诊。特别是有过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家长更要密切白癜风该怎样治愈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