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许多家长对此小心翼翼,生怕小孩患上该疾病。医院内儿科医生吴杞纳提醒,除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也不容忽视。
家长易将疱疹性咽峡炎误认为手足口病记者了解到,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临床以突发发热、咽喉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网络配图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症状极其相似,家长很容易混淆。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以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
网络配图
而手足口病的皮疹不仅仅出现在口腔黏膜,还在手足、臀部等全身多处部位出现。
网络配图
吴杞纳说:“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粪——口和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因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自洁’功能差,故易发病。”
预防要从清洁卫生做起“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幼儿园、游乐园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常常成为疾病暴发的重灾区。”吴杞纳表示,做好日常清洁卫生,以及在疾病流行阶段,避免至人群聚集地是主要的预防手段。
用具方面,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及衣物等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消毒方法为煮沸、蒸汽消毒或热水浸泡半小时以上,消毒液擦洗等。
网络配图
幼儿患病期间,由于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至少两周以上,才能让小孩外出玩耍或者回幼儿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后可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用肥皂及流动的水洗手,不用毛巾擦手而用一次性卫生纸巾擦手,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要多休息小孩患疱疹性咽峡炎期间,家长可通过适当的护理,帮助孩子恢复。
家长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避免疲劳,多喝温开水,这样有助于疾病恢复。饮食以流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网络配图
疱疹性咽峡炎为良性病变,一般病程1周以内,重者可至2周,常常可自愈,愈后良好。疱疹性咽峡炎发病期间,会引起发热,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切忌自行滥用抗生素。溃疡处可涂抹少量鱼肝油或者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以减轻咽痛症状。
倘若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呕吐剧烈、高热惊厥、腹痛难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揭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燕玲
通讯员:黄曼芬黄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