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危害,慎用

利巴韦林,医院的妈妈都不会陌生,一般孩子病毒感冒了,医生都会开一点,但是其实这种药物对孩子的健康很危险。

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被认为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很多医学科普工作者长期呼吁我们在病毒感染的时候不要使用“消炎药”(抗细菌抗生素)。有人也许会想,抗细菌药不能用来抗病毒,那么抗病毒药总是可以的吧??

很多人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包括很多专业的儿科医生,利巴韦林在中国被广泛的用于治疗很多跟病毒有关的疾病如:感冒、手足口病、轮状病毒性肠炎等等。特别是小儿感冒,很多医生都会选择使用利巴韦林。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多种,目前没有针对导致感冒的抗病毒药,所以不需要用抗病毒药物,这几乎是医学界的共识。

利巴韦林已经问世多年了,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该药的认识也逐渐增多。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利巴韦林有明显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哺乳期亦不安全。其妊娠安全等级为X,哺乳期安全为L4,因此孕期和哺乳期都不应该使用。

对儿童和成人来说,最明显的副作用是容易造成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的1~2周内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下降,其中约10%左右的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已经有报道伴有贫血的病人使用利巴韦林后出现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损害。

美国于年批准将利巴韦林气雾剂用于RSV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孩子,因为早期的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利巴韦林对RSV感染有效,美国儿科学会年推荐将利巴韦林用于有重度RSV感染的高危孩子,但后来的分析发现之前的研究有缺陷,利巴韦林的临床效果并不如之前评估的那么明显,年美国儿科学会将之前的“必须用”修改为“可以考虑使用”,但也仅限于重症RSV感染的高危病人。所谓的重症RSV感染的高危病人,也就是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才能使用(可以理解为死马当成活马医)。

对于治疗麻疹,体外实验病毒唑是有效的,但是没有临床的数据,所以美国FDA没有批准将其用作治疗麻疹。

在美国利巴韦林的使用范围是相当有限的,要使用也必须得到全面的评估,但是在中国,这这种使用却很普遍。

著名儿科医生崔玉涛也强调过,儿科应该慎用利巴韦林,因为这种抗病毒性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损害,最大的损害是致癌性,这样的风险太大了。对于很多像感冒,手足口病等只要不出现并发症就能自己好的自限性疾病,根本没必要使用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必须利巴韦林?

大众的认识如此也罢,作为医生,对于利巴韦林有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应常规用于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也叫三氮唑核苷,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国内又叫「病毒唑」。

其主要通过抑制一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RNA和DNA病毒复制。因此被认为是广谱抗病毒药物。

不仅如此,「病毒唑」这个名字也让很多人把它当成了治疗病毒万灵药,国内在上世纪70年代仿制成功后。

除早年开发的片剂和注射剂以外,现已增加到十几种剂型(包括颗粒剂、气雾剂、滴鼻剂、含片等),并列入国家医保甲类药品。

然而,美国FDA目前只批准利巴韦林口服和气雾剂,静脉用药还在试验阶段。而雾化剂只允许用于治疗重度下呼吸道感染。

口服剂用于治疗病毒性出血热,以及与干扰素α—2b联用,治疗慢性丙肝。

实际上,虽然利巴韦林的体外试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但其治疗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临床效果目前并不确定。

误区二:利巴韦林可以作为治疗感冒的常规用药

很多人认同利巴韦林治疗感冒,依据是其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而利巴韦林气雾剂说明书中,适应证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单纯疱疹,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

实际上,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但临床效果目前并不确定。

而普通感冒的患者只要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一般病程5-7天,抗病毒治疗不会缩短病程。

年,中国医师协会等曾发布《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三:利巴韦林属于手足口病的常规治疗

手足口病是否应该应用利巴韦林,一直以来业界都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明确指出手足口病患者应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根据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建议,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热及疼痛可使用非处方退热药或止痛药。并没有提及抗病毒治疗。

而利巴韦林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其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作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明显并不在其适应证的范围内。

误区四:所有病毒感染都应常规应用利巴韦林

无论SARS、禽流感、登革热还是埃博拉,无不告诉我们抗病毒其实并不容易。

对于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应用抗病毒药物获益很有限,相关证据很少。

并且,医院,几乎无法进行快速的病毒诊断,甚至也不存在病毒的药敏试验。

所以利巴韦林多是经验性用药,并不是目标治疗。

误区五:利巴韦林属于「群众基础广泛」的常规药物,副作用不大。

实际上,利巴韦林的副作用比较大。动物实验显示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余例,涉及不良反应余例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为「已经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六个月,服用本品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孕。

此外利巴韦林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为此国家药监局于6年曾对利巴韦林发布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赞赏

长按







































辽宁白癜风医院
专家详细介绍白癜风丸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bl/19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