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重在预防

目前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又处于高发流行状态,来势汹汹,即使家长很小心谨慎,但小孩子还是中招。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这两个疾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两者有什么关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大都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所以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有部分重叠,也就是说同样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也有可能出现手足臀等皮肤疱疹,表现为手足口病。当孩子当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后,需要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可能会出现皮疹。治疗方案两种疾病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根据个体不同表现进行对症处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好发年龄是几岁?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目前小学年龄组也有流行趋势。大年龄儿童和成年人会有散发情况。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得了该疾病却没有任何状况)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小年龄组由于都是近距离接触和密切玩游戏,更需注意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可以再具体点吗?

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发生感染。因此传播途径较多。

得了这两个病,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

急性起病,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若是手足口病还会出现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和得了这两个病的孩子一起玩,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被传染?

只能密切观察,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过了这个时间没有发病就基本说明没有被传染了。

一般多久能好?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得了这两个病,多久才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患者在发病1-2周内自咽部排出病毒,所以这个时期都可能会传染给别人,建议居家隔离2个星期。由于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3-5周),所以这段时间还是要勤洗手,防止粪口传播。

家里的东西可以用酒精消毒杀灭这个病毒吗?

该病毒耐酸不耐热,酒精、来苏对其没有作用,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也不敏感。但在50℃可被迅速杀灭。碘酒、甲醛或者氧化剂都可以杀灭病毒。蒸煮高温和含氯制剂也可以杀灭病毒;环境生存能力与环境有关,可在污水中长期生存,对紫外线及干燥耐受力差,因此应经常曝晒衣被。

刚得过,怎么又得了这些病?

由于引起这些病的肠道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免疫力,所以患儿一年有可能多次被感染。

怀孕了怎么办?

孕妇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另一受害人群,感染后可致流产或胎儿出生缺陷,所以更要避免接触该类病者。

总结: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期长、传播途径多、流行期长、可多次感染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主要危害是其并发症,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既要认识其危害性,保持其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预防,减少传播,同时又不能过分恐慌,立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

本平台多为孩子的健康科普文章,坚持科学、严谨的原创文章,杜绝无科学依据的“伪科学文章”,欢迎各位家长及朋友转发。请尊重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或抄袭,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緝濂藉尰闄?
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井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jewelry-china.com/pzbl/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