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5-8月份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都具有强大的传染性。
今天郭九叶老师专门跟大家讲一讲夏季的高发病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这对好基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疾病。
1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宝宝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而且和季节密切相关
不同点:从表现上来看,这两个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热、咽痛以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它们在临床上可以同时的发生,并且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单一的口腔疱疹,因此临床上特别容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也许手足口病在早期还没有表现到手足,只有口腔的一些表现,所以也容易出现一些误诊。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引起宝宝患病的呢?
其实这两种病都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就是肠道病毒。
它的传染源都是患者和隐性的感染者。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发现的孩子有表现的,比如说有发烧、嗓子疼、身上皮疹,有一些稍微大点的孩子免疫功能比较强,它表现不出来这些症状,但是其实已经感染了,这都是传染源。
它们的传播途径都是比较类似的,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到消化道,还有密切接触的一些传播为主。
有一些人,尤其是我们的小宝宝,他对肠道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五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发病率是最高的,所以说我们家如果有这样年龄的宝宝,就更得注意保护我们的孩子。
这两个病其实都是有一定潜伏期的,平均下来一般是3-5天,短的有两天,长的也有十天左右,所以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临床表现,注意体温,身上有没有起疹子。
2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一个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三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它的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还有一些疱疹病毒、EB病毒比较多见。
当我们的宝宝劳累过度、活动量大或者有过敏体质,突然出现气温变化受凉了,还有一些物理化学刺激等,使孩子的免疫力低下了就容易患此病。
临床是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这个病它是自限性的,一般的病程4-6天,重者可至2周,预后是比较好的。
宝宝得过一次了,是不是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病了?
一般同一个孩子可以重复多次的发生这个病,刚才跟大家说了它的病原体有好多的亚型,是因为有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
一般在突然间会出现高热,潜伏期是3-10天左右,大概24-48小时可以达到高峰,最高的时候体温有39-41度;有的孩子可能会头疼、嗓子不舒服,有的孩子身上会肌肉酸疼;一般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会有呕吐、拒食、不吃奶了,甚至有的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会有高热惊厥的表现,因为孩子有发热,所以就有可能出现抽搐。
除了发热之外,最典型的症状就出现在咽部,一般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疱疹性咽峡炎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两张图的软腭附近出现特别典型的,中间是小的白斑,它的直径大概是一到两毫米,边上特别的红,在这个过程孩子一般是发烧,等疱疹破了就会咽痛,这个就是特别明显的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上图是疱疹性咽峡炎的整个病程,我们就会知道宝宝早期发烧之后嗓子疼、嗓子里起泡,当泡破了的话,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流口水、食欲不好的症状,因为溃疡破了,特别的疼痛。
这个时期其实是宝宝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但是把这个时期渡过了以后,基本上这个病程就结束了,孩子也就好了,所以说疱疹性咽峡炎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愈后是非常良好的。
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有20多种病毒亚型,种类非常的多,也是通过接触或者飞沫传播的,经常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一些重症的孩子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这种是非常重的,是可以引起死亡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很多家长听到手足口病都特别焦虑的一个原因。我们国家在年5月2号的时候把手足口病列入了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普通病例表现:主要是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同时伴有口臭、流口水、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程度的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有时候疱疹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这种情况孩子一般状况是非常好的,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中等程度的发热,但是不会持续的高热;而且虽然孩子可能也会不爱吃,但是精神反应非常的好,一般状况也非常好,所以说不用担心普通病例的表现。
重症病例表现:这个就是我们好多妈妈谈手足口病色变的一些原因,重症的手足口病除普通病例表现外,少数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的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这种病例最常见的病原就是我们俗称的EV71。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病例还会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皮疹的“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粪口传播:宝贝接触过被患者污染(尤其是被粪便唾液污染)过的物品,之后又吃手、或者是没有洗干净手拿东西吃的,这就叫粪口传播,这种情况三岁以下的孩子传播几率比较大。
空气飞沫传播:通过空气传播的飞沫来相互传播的,比如说一个小区的孩子在一起玩,这个孩子感染了它,可能他的口鼻腔部会有一些病毒,通过呼吸传播到空气里边,在一起玩的孩子可能就会相互传播。
接触传播: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手足口病门诊治疗
?对症治疗为主,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对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些普通的手足口病的病例其实是不需要住院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观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宝宝的病情出现变化了就需要立即去复诊,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我们需要注意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因为毕竟它是有一定的发病率的。
我们在家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七条,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1.持续高热不退,我们所说的高热一般就是大于38.5甚至39-41度这样的过程;孩子吃了口服退烧药之后持续的高热不退,那么这种医院的;
2.精神反应非常差,频繁呕吐,还有孩子容易经受一点刺激,立马就会反应,特别的易惊,甚至有一些肢体抖动的表现,容易出现抽搐或者是四肢无力,这医院的。
3.孩子呼吸呼哧呼哧的,明显的呼吸增快;心率的话碰碰的也是心率增快的;
4.出冷汗,觉得手脚凉,末梢循环不良(按着宝宝的指甲直接变白了,当松开之后迅速的变红,如果他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时间超过两秒了还是没有完全的变红,甚至时间更长)
5.出现高血压;
6.查血的时候,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7.出现高血糖。
在家观察可能有一些像血压、血糖的数值不容易监测,但当孩子反复的高热不退,吃奶也不好,精神反应也不好,平常该怎么玩也不完了,甚至老吐,有的甚至要抽搐了,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医院复查,让医生根据他的情况做一些相关检查的复查,甚至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是不是要收住院,是不是要进一步的治疗。
4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我们的小宝宝除了口腔之外出现发烧的时候,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者是拿一个冰贴贴到血管搏动的地方,比如说额头、颈部大血管的地方,也可以拿湿毛巾冷湿敷;
一些特别小的孩子如果实在降不下来也可以洗个澡,用温水擦浴都是可以的,但是当体温超过38.5度,尤其是超过39度的时候一定要口服退烧药。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的,所以吃抗生素效果是稍微差一些的,除非有激发的细菌感染,否则的话吃抗生素是无效的。
这种状况滥用抗素也可以导致宝宝体内的菌群紊乱,所以我们要根据情况来决定是不是要就医,然后来决定是不是要口服抗生素或者应用其他的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的口腔护理
l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静脉营养补液。
l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l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l口服维生素C及B等。
l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医院就医,根据相关化验结果酌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5
手足口病的护理
1.宝宝小于5岁的(特别是小于3岁的),患病后若持续高热,口服退烧药也降不下来是一定要及时就诊。
2.患病后要通知幼儿园老师,患病2周内,一定要和家中的其他宝贝有效隔离,不要上幼儿园,也不要带宝宝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否则会增加传染他人的机会,我们要尽量让尽少的宝贝患病!
3.宝宝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宝贝起皮疹、发烧,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宝贝会有不舒适的感觉;居室内避免人员过多,因为宝贝本来就有口腔溃疡,有创面的情况下如果人口过多空气不流通就很容易再被交叉感染其他的疾病。宝宝的衣物要宽松、整洁、要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再引起皮肤感染。
4.宝贝用过的玩具、餐具、其他物品要清洗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擦拭。一定要尽量和家里其他的小宝贝隔离,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5.宝宝如果大于5岁,且症状轻微的,没有持续高热(口服退烧药就能降下来)、也没有精神萎靡、嗜睡、易惊、呼吸困难等表现的,一般家庭护理即可,无需反复就诊。对于大多数孩子,一般7天左右能逐渐恢复,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一开始口腔溃疡的时候也许吃不下东西,那要尽量多喝水,可以喝一些鲜榨的果汁,但是不要喝过酸的!不要喝太热的!否则对口腔内的溃疡面都是一个刺激。另外,可以适当的给宝贝喝奶,以流质食物为主,等可以吞咽了再吃一些稀粥烂面,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后一定要注意口腔护理,吃完甜的、吃完饭之后,会漱口的让孩子去漱口,不会漱口的一定要给孩子喝清水,否则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6.目前没有针对手足口的抗病毒药物,所以一旦得了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殊治疗。可酌情口服清热清咽的中药。不过也要根据宝贝的情况而定,如果宝贝吃了中药就吐,拒绝、大哭,那就不必要求,因为中药也就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发烧的时候给予口服退烧药,当口腔疱疹变成溃疡时可用金茵肽喷口腔帮助口腔粘膜修复(不过实际来说,不用也会慢慢的愈合),皮疹一般也不用特殊用药。所以轻症的手足口病,是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只需要对症治疗就好了,最重要的是进行隔离以及饮食护理。一定要保证一定的液体量以及尿量正常才可以。如果是重症,医院,又医生给予免疫支持治疗,再严重一些需要呼吸机的治疗支持和血管活性药物,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给予治疗的。
手足口疫苗应该接种吗?接种之后就一定能避免手足口病了吗?
首先,因为目前的手足口病疫苗只是针对肠道EV71这个病毒的灭火疫苗,但是手足口病是会由很多种病毒引起的,所以现在接种的疫苗只是预防了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第二点,其实所有的疫苗都是这样的,并不是接种之后就不会得那个病了,只是说比如接种手足口疫苗之后,相对来说,由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几率会相对降低;
第三点,接种手足口疫苗的优点是:如果宝宝之后还是得了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对来说,能够降低患重症和死亡的几率。
综上,我们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还是有必要的。
QA“疫苗要打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目前手足口疫苗只有国产的,没有进口的。
“多大的宝贝可以接种呢?”
EV71手足口疫苗目前的接种对象是:≥大于等于6个月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岁之前完成疫苗的接种,这样能够尽早的发挥保护作用。另外,因为5岁以上的儿童不是手足口的高危人群,而且重症患病少,所以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暂时不推荐接种。
所以严格来说是,大于等于6个月而且小于5岁的宝贝。
“如何接种?”
一般,EV71(手足口病)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对于大于等于6个月小于5岁的宝贝,基础免疫程序是打2针,2针之间间隔一个月,一般是在上臂三角肌内注射。
这个疫苗不像流感疫苗,并不需要每年接种。只要完成了2针免疫程序就可以了。
“得过手足口病的宝贝还需要再打疫苗吗?”
还是建议接种。
对于小于5岁的宝贝,即使你得过手足口病但是你得的不一定是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建议还是要接种的。
“过了高峰期还需要再打疫苗吗?”
还是建议接种。
刚才也说了,对于大于等于6个月而且小于5岁的易感儿童,建议尽早接种,越早越好!因为手足口病除了高峰期,其他季节也会得病。越早接种疫苗宝贝患病的几率就会降低。
本文转载于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中成药治疗白癜风